佛教寺院:法源寺——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名刹

来源:导游资格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26    导游资格考试视频    评论

  法源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久的名刹,为现今中国佛学院所在地。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 法源寺山门法源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唐太宗李世民(627—650年在位)为追荐东征阵亡将士兴建的,但未完成。到唐武则天统治时的696年才建成,赐名"悯忠寺"。后曾改名为"顺天寺"。明朝时期曾名为"崇福寺""。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 年)重修,并赐名法源寺。清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重修整。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拨款对法源寺加以修整。1956年在此创建了中国佛学院。

  1963年亚洲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会议也在此召开。 1980年,创办了"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成为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如今的法源寺,不仅是一座遐迩闻名的千年古刹,它还是中国汉传佛教的最高学府和佛教文物艺术展览中心,吸引着大量国内外的佛教学者和信徒前来参访、朝礼。

  法源寺内花木幽雅,有许多苍松翠柏、银杏丁香,其中有元代白皮松、清代文官果,还有清朝乾隆皇帝种植的两株西府海棠。因此,法源寺以丁香、海棠闻名。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至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又称念佛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坛、藏经阁、大遍觉堂、东西廊庑等,共七进六院,布局严谨,宽阔庞大,还有许多历代相传的佛像、经书、石刻、碑记、经幢等历史文物。是北京城内保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庙建筑群。藏经阁天王殿内正中供奉着明代制作的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铜像,高1.l2米。弥勒佛背后是勇猛威严的护法神韦驮坐像,明代铜铸高1.70米。两侧是明代铜铸四大天王像,高 1.20米。大雄宝殿正中供奉"华严三圣",既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像。为明代制作,木胎贴金罩漆。正中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须弥座上,像高2米,通高3.97米。文殊、普贤分立两旁,像高2.14米。这三尊塑像,妙像庄严,雕制精美。1980年,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时,在寺内藏经阁供奉了七天。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