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鄂南的婚茶

来源:导游资格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27    导游资格考试视频    评论

  “吃茶礼”,暗含祝愿夫妻甜蜜长久和早生贵子之意。新床放茶以及成婚之夜傧相托茶盘祝词撒帐一样,传递了古茶的祭神意味,体现了以茶向生殖神献敬求子的先民意识。阳新民歌称此为“冬米红糖茶”。 
  通山、通城一带生子或庆寿的瀹茶会后要分发茶蛋,蛋是鼠茶叶加盐水卤好,再染成红色,分与吃茶的众妇女和小孩。蛋和茶均有生殖意味,蛋为原生之种,茶喻生生不息,意哇甚古。 
  鄂南婚茶在定婚茶、启节茶、成婚茶、抬茶闹茶、撒帐茶、结伙茶会之外还有新娘的沿家敬茶。一般是在婚期的第一个春节的初一早晨,新娘穿裙戴花手捧茶盘沿各家拜年敬茶,新郎提壶添茶,有的地方是小姑子提壶。这目的也是“和”之意,借敬茶而进村中各家之门,联络亲情,以便日后行走方便。这种“认门茶”在有些地方是于婚后第二天早上进行,蒲圻则多在除夕之夜进行。 
  阳新富水出江口一带在婚寿喜期时兴“摆茶”。与主家至亲的各家在客人来后要在酒席之后请摆茶,请的是最重要的贵客,一般是一桌。或在自己家中摆上一桌茶,或在主家酒后的席桌上摆,桌中一只大茶盘,放上各色果点,客人每人一只杯,斟上茶水或糖茶,就茶吃果点,茶只一杯,不再斟添,一家过后再接一家。 
  摆茶的用意也是借茶示敬认亲,尤其是初次上门的新亲,通过摆茶而相识相谈相了解,这有点儿茶馆喝茶交友的意味,且显得更为亲切。 
  鄂南婚茶、寿茶的式样和程序远不只上叙这些,各地不同,各时有易,礁以全到。“客来敬茶”远在唐宋就成风气,司宋肃浪有以茶作为婚嫁礼节的记载了。《见闻录》:“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男家)致送坤宅(女家)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又日代茶,女家受聘日受茶”。可见,古男女聘婚是以茶为主礼的,后代物质丰富,婚聘讲究,以钱财物为主,超于茶的价值,但意识上仍以茶为婚约象征,故以钱代茶或以物佐茶。 
  为什么要以茶为婚约象征呢?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分析说:“种茶下籽,不可移值,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也”。明人许次纾《茶疏》也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 
  鄂南婚事、生子、做寿都以茶为礼,形成“无茶不成丰L”的传统风俗,细究起来,正是继承了古代茶文化中的礼仪和敬精神,茶风古朴醇厚,人们习以为常的茶礼俗一代代传递,人们多不知其含义却都慎重地依制而行,唯其如此,可见出古老深厚的茶文化在鄂南有极强的生命力。 
  订婚茶,男家送。女家开茶会,“一家养女百家求”,喝了定茶。遍告众人名花有主了。 
  三茶六礼,不断向女家暗示婚姻关系存在,望女子如茶清洁,嘱其“一女不吃两家茶”。 
  启节茶,启动婚事,祝其如茶味长清美。 
  陪嫁茶或郎舅茶,女家送女儿祝福,让她以阴柔之美去沟通丈夫和公婆,去结识将长久相处的女伴们,去敬长上和亲戚。 
  认门茶,新娘投入新的环境,走上各家门,希望成为村中受欢迎的一员。 
  生子茶,是舅家让众人承认孩子作人的权利,求得乡邻的祝福。 
  贺寿茶,是下辈祝长辈晚节清正,福寿如茶味长久醇浓。 
  摆茶,是新亲相互沟通,礼仪交际。 
  抬茶闹茶,是新娘与新郎、新娘与村中男人的三向沟通,在情爱、性格、才能、环境、心灵诸方面部有诸多的交汇,且含很强的审美和艺术趣味,隐含的茶文化内容最多最深。 
  转茶,是兄或弟亡,嫂或弟媳与兄、弟结婚,含茶礼在家中转递之意,这是通山的民俗专用术语。 
  一切都很自然,一切都在不言中,一切都在茶味中,诸种复杂微妙的情谊与志趣都是通过茶来巧妙传递的,神奇、微妙、亲切、自然、古朴、传神,茶在鄂南可谓入心入情,连根带俗,茶文化精神在婚寿礼节的各个环节中悄悄地运转着,其韵味其民族精神是古朴的也是高雅的,其文化蕴含决不比文人雅士名僧高道的茶道少,也不见得比其粗俗,倒显得更深厚更悠远更有古雅的民风和纯粹的中国味,决不是陆羽所说的:“如沟渠问弃水”那么不值一提。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