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情:汉调楚曲

来源:导游资格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27    导游资格考试视频    评论

  湖北地方剧种有数十种,每一剧种都有独特的表演艺术和优美的音乐唱腔,其中汉剧、楚剧最为杰出。 
  汉剧,本名汉调,旧名楚调,1914年正式定名为汉剧。汉剧是我国戏曲艺术中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汉剧的声腔系统是由西皮、二黄结合而成的皮黄腔,是中国四大声腔之一。西皮源于陕西梆子,经过襄阳腔的演变;二黄源于安徽、江西的地方腔调。西皮高亢激越、刚劲有力,二黄细腻柔和、委婉。二者在明清时期随着商人的流动荟萃于九省通衢的汉口,互相交流影响,最终形成了融南北声腔为一体的汉剧。 
  在汉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大流派。汉剧汲取了南北戏曲声腔之美,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流传到江西、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山西、云南、贵州等。汉调还曾流传到北京,促进了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至今保留在京剧舞台上的韵白以及反二黄等唱腔都有汉剧的影子。 
  楚剧早年流行于农村,唱腔接近民歌土调,唱词通俗易懂,剧目为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愿望的小戏,很受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欢迎。清末传入武汉,受到汉剧、京剧的影响,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只有一唱众和的“哦呵腔”到吸收北路花鼓(应山花鼓)十天河花鼓、东路花鼓等各种民间音乐唱腔,使声腔丰富起来,从只有打击乐器间奏到使用管弦乐器伴奏,从只演生活小戏到上演连台大戏,后来又打破不用女演员的陈规,使演出更加接近生活的真实。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