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消夏冰食

来源:导游资格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27    导游资格考试视频    评论

   冷饮在老北京时称为“冰食”。冰食的传统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幽风·七月》中就有冬季去凿冰,把冰储蓄在地下待夏季时供消暑食用的记载。

  古代人消暑,主要一靠扇子,二用冰水。冰之来源古时是冬季在冰窖、冰井或冰室内贮水结冰以待夏季使用,即类似如今说的冰库。到了周代,还专门设有专管取冰用冰的官员,称为“凌人”。《周礼》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周礼》还记载:“春秋治鉴,夏颁冰,秋刷。”即冬季藏冰,夏天开始使用窖冰,炎夏后秋天清刷整修,以备来冬再贮新冰之意。古代时就是用这种冰来冰镇食物和酒水。

  冰的用法是将食物和酒放置于特定的屋室“冰橱”中。在《吴越春秋》上就有越王勾践在炎夏时食宿在冰橱的记述。许多诗人有冰食的诗句,屈原的《楚辞·招魂》篇写有“挫槽冻饮酌清凉兮”的诗句;杜甫也曾有“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纳凉诗句,记述了显贵之家吃冰食消暑之情景。冰水是为公子们调制的,应该是加了香料的冰水,比如薄荷水。藕丝是为小姐们制作的。可见酷夏防暑降温用吃冰食冷饮之法自古就很盛行。到元明清,北京已出现用牛奶果汁香料和水制成的食品––奶酪,在《红楼梦》中,也记载有玫瑰露、木樨露、酸梅汤和凉茶等众多冰食。在市肆上也有冰镇西瓜、冰镇酸梅汤、冰棍等冰食出现。而清末民国以来,百姓家在伏天最盛行自制绿豆汤、莲子汤及用中草药熬制的暑汤,以避暑防热健身。

  六十年前老北京的冰食花样繁多

  暑汤老北京时的气候是冬冷夏热,在炎炎夏日里老百姓离不开防暑降温的“暑汤”。

  暑汤泛说可包括百姓家熬制的绿豆汤和街市所有的冰冷饮料及可降暑的药汤。这里所说的暑汤是指中药铺配制的、免费供给平民百姓喝的消暑药汤,其方剂多用适合伏天服用的香薷汤、双花汤等。这种暑汤都有祛暑散热、清三焦火、理气宽中等功效。旧时同仁堂、鹤年堂、庆仁堂等药铺以及药王庙、关王庙等处,都在夏至节后在门前摆个长条桌,上面放着装满药汤的大玻璃缸或木桶以及瓷碗、玻璃杯,过路者都可停步在桌前喝上一两碗,既解渴又祛暑。有些住户也常买配好的药剂包,拿回家自己煎制,全家饮用。有一些药铺也常在供行人免费喝“暑汤”的同时,施舍一些藿香正气丸等小药包,上面通常印着店铺的字号以及“暑天防热,保重身体”等字样,既是社会慈善活动,也是做生意的宣传,从而扩大自家店铺的知名度。

  酸梅汤

  酸梅汤,古籍中所载称为“土贡梅煎”。南宋《武林旧事》中亦有“卤梅水”的记载。老北京人喝的酸梅汤是从清宫御膳房传到民间的清暑解渴饮料,素有“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之说。

  梅子,亦称青梅、梅子、酸梅,用半黄的梅子烟熏后即成乌梅。乌梅泡水有止渴调中、生津润喉、止咳祛痰等功效。酸梅汤的制作是将乌梅泡发后放入桂花、蜂蜜、冰糖加水进行熬制而成。清乾隆年间,诗人杨米人所著《都门竹枝词》上云:“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

  老北京售卖酸梅汤的店铺伙计和小贩们掂打着“冰盏儿”——两个小铜碗,一上一下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并吆喝着“喝酸梅汤嘞,冰镇的好凉嘞!”

  老北京最早专营酸梅汤的店铺是山西人开设在西四牌楼的“隆景和”干果海味店,后来由于北京城闹“义和团”,被地痞流氓趁机抢劫后逐渐衰落关闭,后由开设在琉璃厂的“信远斋”取而代之。信远斋以酸梅汤蜜饯果脯、糖葫芦、糖棋子等食品远近闻名,尤以酸梅汤名扬国内外。其酸梅汤选料制作精良,汤浓味美,其他店铺无法比及。老北京时,许多文人墨客在琉璃厂淘书访古时,都要顺便去一下信远斋,品尝一下酸甜爽口、祛暑润喉的美味酸梅汤。京剧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也常去信远斋。

  冰核和刨冰老北京有些大宅门的住户有一种土制的“冰箱”——木制箱子里面贴铅铁皮,可在下层放冰上层放食物。放进“冰箱”里的冰块每天都要更新,以免因融化降低效果。

  老北京时,每天有赶着小毛驴儿给大宅门专门送冰块的送冰人。这些冰块是送冰人专门从冰窖里批发来的。大宅门的住户每天用瓷实的天然冰放入“冰箱”来冰镇食物防止食物腐坏。当送冰车来到时,胡同里的孩子们非常欢乐,有的去摸凉冰,有的去拣掉在地上的碎冰碴儿含在嘴里以此为乐。解放前有些穷苦孩子,从冰窖大门周围去拣拾碎冰块,或者想法儿廉价批发来一些碎成几瓣的冰块,用一小竹篮装着,下面用棉布垫底,上面盖着块白布,每天走胡同吆喝叫卖“冰核儿哎!便宜喽”,以换些小钱。有人来买时,就用小冰镩子镩成碎块用小勺盛给买主。记得小时候,有时会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上一两块冰核儿,不让砸碎,不管干净与否,含在嘴里,透心凉,沁人心脾。

  雪花酪

  在冰激凌出现之前,我国有类似的冷食,就是雪花酪。

  明清时,北京出现了雪花酪的雏形。解放前一般由街市上的小吃店、干果铺出售。其制作方法是把一个圆铁筒放进一个比它略矮的圆木桶里:木桶比铁筒直径要大,铁筒周围填满了碎冰块。制作时,铁筒内倒入凉开水、红糖或者是糖精、香精。再用皮带缠在铁筒外皮上端,用人力反复拉动皮带转动铁筒,让筒内的水珠间结冰。为了不使其结成冰块,制作人要用一根竹片,多次剔除筒内壁上的冰层,使筒内保持半流质,即“酪”的状态。铁筒在木桶的冰块中转动,越转越“糨”,一直到呈浓小米粥状。真正售卖时还要再用果酪(果子干)、红果酪及浓酸梅汤浇入,在木桶或瓷盆内用棍搅拌,然后盛入盅内,食者边饮边嚼。

  雪花酪名称传说不一,有的叫“冰果酪”,有的叫“雪茶”。说“雪茶”的人说,宫里忌讳“雪”字与“血”字同音,中间加了一个“花”字,成了“雪花茶”。“雪花酪”大概就是“雪花茶”变来的。

  雪花酪食之较冰激凌爽口,但制作全凭人力,是中国传统的冷食,北京的一些干果店小吃店都有制售。

相关推荐:

导游地方文化:老北京的夏季小吃

导游地方文化:老北京的秋季吃食

老北京风味小吃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