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现场考试景点:襄阳薤山导游词

来源:导游资格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27    导游资格考试视频    评论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避暑旅游胜地——薤山避暑山庄!
  避暑旅游胜地——薤山,位于谷城县西南46公里处,其主峰女儿峰,海拔1099.3米。薤山西临道教圣地武当山,为武当山余脉。东接有“小三峡”之称的南河,河水沿山脚,滚滚东去。
  被誉为“中国南避暑山庄”的薤山,林木参天,掩天遮日,常年平均气温只有12℃左右。在清同治年间,外国传教士在此兴建西式别墅50余幢,现今保存完好的有10余幢。1942年夏季,时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先生曾到薤山避暑,他在《回忆录》中写到:“……至薤山脚下乘滑竿上山,行半途已觉得清风徐来,暑气全消……山上林荫片片,泉水潺潺,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我这才尝到所谓避暑的乐趣。”
  薤山林木茂密,森林覆盖率93.3%,1994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薤山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常年平均气温只有12℃左右,夏季的平均气温是22℃左右。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如清代嘉庆年间的诗人安庭松写过一手诗《薤山叠翠》,诗中唱到:“大薤峰高行影孤,青堆螺鬓接虚无,凌空不许红尘到,一幅烟岚画入图”,将薤山的秀、丽、奇描写得一览无余。
  “薤山叠翠”为华中著名景观之一。此外,薤山还有“大小梳妆台”、“天然溶洞”、“活动石”、“猴儿洼”等景点。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景区内游览观光!
  薤山大门
  我们现在就站在薤山脚下,马上我们就要从这里登山了。
  这里是薤山的山门,大家请看这上面“薤山国家森林公园”几个字是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秘书、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题写的。很多人不认识这个“薤”字,这个字普通话念“xie”,是一种药草,学名叫薤白,俗称野韭菜。
  据古城县志记载,明朝医圣李时珍去武当山采药路过此山,在山上住过几天,采集了不少稀有的药草。他发现此山薤白满布,就把这座山叫薤山,薤山由此得名。1875年,一位路过薤山的意大利旅游家,对薤山自然风光赞叹不已,回国后,首次向世界介绍了薤山,称大薤山“是和承德南北并辉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南避暑山庄”,从而使薤山走向了世界。1994年,薤山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今年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
  薤山风景秀丽,有庐山之美,谷中清泉溪水,谷旁悬崖峭壁,谷底茂林修竹。山峰错落有致,峰峦青翠欲滴,远近高低,层峦叠嶂,一望无际。素有“薤山叠翠”之称,是谷城古八景之一。
  现今的薤山,新铺的柏油马路,全长6.5公里,直达旅游中心,下面路口与石开,石房公路相接,大小旅游车可直达主峰女儿峰,境内公路四条,延伸到各个旅游景点。旅游中心设有宾馆、招待所、商店、邮电所、医院等服务行业。
  西洋别墅群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些房子就是薤山著名的别墅群了。大家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别墅都是西洋式的建筑,因为这些建筑都是十九世纪末由西洋的传教士所建造的,近代以来,自光绪末年,挪威、丹麦、加拿大、葡萄牙、荷兰及美、意、英八国传教士在此兴建了西洋别墅70余栋,其中有两座教堂,一座天主教堂,一座基督教堂,还有一个学堂。抗战以后,逐渐衰落,大部分别墅毁于战火,留存到今天的只是15栋了。看了这些别墅,人们就可以想象传教士们当年在薤山生活的景象。
  从光绪末年起,洋人几乎每年农历四月来,直到八月走,每年有上白人。因山路窄,车马难于行走,一般是从石花和南河两路登山。到现在还流传着许多洋人在这里生活的故事。
  这些别墅大都采用拱形门、大回廊的建筑风格,同时建有壁炉、抽风道、储物地窖。它是外国人设计,由中国人利用当时的技术条件,就地取材建造而成的。
  这些别墅大都面朝南,疏而不密,别墅之间既相隔不远,便于往来,又自成一体。
  在凤凰山的山脊上,过去建有网球场,周围有石桌28张,每张石桌配有4个石凳,以作观众的座位。在山北边建有男游泳池,占地50平方米,东面建有女游泳池,占地20平方米。在南面,牛角山旁建有小姐堂,是小姐们居住游玩的场所,从小姐堂的窗口远望,可以看到粉水东流。
  这些传教士们为了满足自己喜欢喝牛奶的习惯,还建了养牛房,雇请当地人喂奶牛。据说,他们还专门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牛爱吃的草到这儿种植。
  我国对外开放后,曾在这里工作过和在这里出生成长的传教士以及他们的后代,每隔几年都要来这儿一趟,缅怀过去。1992年有20多人组成团体来这儿观光,此后几乎年年都有人来。有位叫玛格丽塔的挪威女士,1922年来薤山,直到1944年才离开,1997年87岁高龄又一次来到薤山。他们每次来时都带着那时绘制的地图和当年的照片,指点着哪是他们住的屋子,哪是他们种的树,照片是在哪里拍的等等。
  朗宁与薤山
  这是朗宁别墅。朗宁先生是加拿大人,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朗宁在襄樊读书时,多次随父亲到薤山来避暑。1943年,他在重庆出任加拿大驻中国外交官时,又携其家眷在薤山避暑销假四个多月。他居住的这座别墅,被人称为“朗宁别墅”,至今保存完好。据说,这棵柏树是他亲手种的,至今巍然挺立。
  朗宁最后一次来薤山是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他偕夫人及其女儿,从石花步行上薤山。朗宁曾感慨地说:“这地方(薤山)到处是宝贝,可惜没有利用……我下次再来的话,将不是这个样子了。”会为当时这番话很耐人寻味,在当时的形势下,朗宁先生已预料到中国人民将会把薤山建好。1976年他又来到中国,本想再访薤山,但因当时的政治气候,只到襄樊停留了两天,抱憾而去。
  朗宁先生在中国任职期间,与当时在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周恩来总理来往甚密,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回国后,在出任加拿大高级外交官期间,为改善中加关系,增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直至建立外交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朗宁先生的小女儿是美国《纽约时报》高级记者奥德里托平的夫人,1943年出生在薤山,并在这里的教堂中接受洗礼。1986年,她重登薤山,缅怀先人,感慨万千。祖孙三代人与薤山结下了难舍难分的情缘。正如有位诗人所写得那样:
  儿时梦魂一线牵,白首犹自访薤山。清泉翠竹仍依旧,人物却不似当年。
  李宗仁别墅
  这是李宗仁别墅,原是英国传教士兴建,1904年完工。
  1942年夏,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时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当时司令部所在地老河口酷暑难熬,有人建议他到薤山去避暑,李宗仁先生觉得还有道理,他想:“去去也好,既可以反思反思自己的军事思想,也可为后期抗战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部分战略部署上还可作适当调整……”
  于是,李宗仁就答应了朋友们的建议,偕同夫人郭德洁、秘书程思远一道前往薤山。二十多年后,他在《李宗仁回忆录》中,仍对薤山赞不绝口,文中写道:“至薤山山脚乘滑竿上山,行半途已觉清风徐来,暑气全消,山上林荫片片,泉水潺潺,真是别有一番天地,我这才尝到所谓避暑的乐趣”。
  李宗仁在这里住了3个多月,旁边这间小屋是卫士住的地方。据说这附近当时还住着一位老头,卫士们经常请他下山给李宗仁买酒。自那以后人们就称这栋别墅为“李宗仁别墅”。
  这段避暑生活不仅使李宗仁先生数十年后仍难以忘怀,当时任李宗仁秘书以后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对薤山更是情有独钟。1994年薤山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程思远副委员长欣然题写了“薤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园名。
  贺龙司令部
  这栋别墅是贺龙司令部,建于1904年春。
  1901年,英国路德会传教士罗赛琳来到中国,得知薤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便从南阳赴薤山出资修建了这座别墅,接着又与他人合资兴建了篮球场和游泳池 。每到夏季,他都谐全家来这里避暑。
  1931年5月,贺龙、柳直荀在洪湖失利,为保存实力,便率领红三军七师、八师主力,从保康马良坪突围后,经歇马进入古城地区。在薤山帮助鄂豫边区特委在鄂北建立了唯一的地方武装——薤山红军游击队,司令部就设在这座别墅内。薤山游击队配合红八师、二十五师,开辟了以薤山为中心方圆百余里的红色游击区。
  1931年5月,薤山游击队由红八师政委李剑如带队,行军二十余里,来到沈垭天主教堂,见教堂内正在开会,迅速地冲了进去,正在开会的神父们,见十几个彪形大汉闯入屋里,不知为何,厉声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人?竟敢大胆闯入教堂胜地,难道不怕天主惩罚你们吗?”他们不知道,红军不信神,不怕洋人的。李剑如哈哈一笑道:“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今天路过此地,想打搅你们一下。”
  神父们对红军早有所闻,又见来人不凡,忙换了一副笑脸,说道:“有何归干,请直言相告,只要我们能办到,尽力而为。”李剑如说道:“我们向你们借点钱,借几支枪用一下。”
  神父们一听要借钱,满口答应,借枪之事,有些犹豫。李剑如补了一句:“枪我们非借不可!”神父们无可奈何,只好交出了十一支意大利长枪和上千发子弹。
  经过周密部署,红三军七师十九团、二十八团,八师二十二团以及红三军军部教导团的兵力向当时国民党防守比较严密的石花街发动一次包围战,一举击毙敌人三十余人,生俘三十多人,缴获机枪两挺,步枪六十余支,不仅进一步壮大了红军的力量,也使革命烈火在古城重新燃起。
  当年红军旗帜就悬挂在这棵树上。这是贺龙元帅当年的栓马桩。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