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基础知识指导:浙江概况

来源:导游资格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27    导游资格考试视频    评论

地理位置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介于北纬27°12′—31°31′和东经118°00′—123°00′之间,东濒东海,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以及江苏相邻,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
  浙江有雁荡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仙都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海盐南北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杭州千岛湖,有钱塘江、瓯江、楠溪江等名江。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

气候条件

  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旅游之地、文物之邦”之称。年平均气温15.3-17.9℃,无霜期达230—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1900毫米。河流水源充足,地表水平均年流总量900多亿立方米。

面积人口

  全省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岛屿面积1670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3061个, 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其中舟山群岛是全国最大的群岛。海洋面积2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6486公里。港湾众多,共有大小天然港口60余处,形成了以宁波、温州、舟山、嘉兴和台州五大港为主的港口群。2003年浙江省人口为4600多万。

行政区划

  分为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11 个省辖市,下设 36 个县、 22 个县级市和 30 个市辖区。省会城市杭州,宁波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

自然资源

  浙江省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937 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的水资源量居全国第四位。森林覆盖率达 59.4% ,经济林、竹林资源丰富,名优特产多。茶、桑、柑橘等中外著名,山核桃、香榧等干果占全国产量的 70% 以上,乌桕、厚朴、山茱萸等为全国重点产区,毛竹产量居全国前列。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活化石”银杏等 50 多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名录。已知野生动物 1900 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 120 多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的 1 / 3 。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有 12 种矿产储量位于全国前三位,其中,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居全国第一位,萤石居全国第二位。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人文历史

  7000 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同时,河姆渡还是世界水稻栽培的发祥地。距今约 5300 ~ 4200 年,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两岸的良渚文化,则是继河姆渡文化以后在浙江出现的又一远古文明高潮,丝的发明和玉器雕刻是良渚先民对人类的最主要贡献。传说中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大禹,死后葬在绍兴。大禹陵、禹王庙,成为人们的景仰之地。在佛教史上 , 浙江也享有盛名。公元四世纪,新昌大佛寺、宁波阿育王寺和天童寺、天台国清寺、杭州灵隐寺都是当时的名刹。其中国清寺是日本天台宗的发祥地,天童寺是日本曹洞宗的发祥地。 1000 多年后的今天,它们依然是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是瓷器的国度 , 浙江更是青瓷的故乡。公元 11 、 12 世纪,中国有五大名窑 , 浙江就占了两窑 ,-- 龙泉窑和杭州官窑。浙江的丝绸、茶叶和造纸业也很发达,其中所蕴藏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东方美学意蕴丰富而神秘。浙江山川秀丽,人文荟萃 , 英杰辈出,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事业一直颇为发达,文学、戏剧、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全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 个:杭州、宁波、绍兴、衢州、临海,其中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浙江无愧于自古以来最美丽的词汇与赞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

文化艺术

  越剧是中国的主要剧种之一, 20 世纪初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抒情。较有影响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五女拜寿》等优秀剧目。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除越剧外,浙江还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并拥有婺、绍、瓯、甬、姚、湖等多种剧种。

  浙江的书画艺术流派纷呈,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 世纪,浙江曾是全国美术活动中心之一。 19 世纪以来,浙江书画更是独放异彩,对中国画坛产生重大影响。历史上浙江曾出现王羲之、俞世南、楮遂良、吴镇、赵孟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