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11年导游现场考试:宿迁市情简介

来源:导游资格考试    发布时间:2012-04-27    导游资格考试视频    评论

  县区概述
  一、沭阳县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沂、沭河下游,因县城位于沭水之北而得名,县域面积2298平方公里,辖35个乡镇(场)、472个行政村、177万人口,是江苏省陆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份,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县份之一。
  沭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颜集镇是绝代佳人虞姬故里,宋代科学家沈括曾任沭阳主簿,清代文学家袁枚曾任沭阳县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陈毅、张爱萍、粟裕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这片土地还孕育了摄影大师吴印咸,著名记者兼作家白夜,京剧表演艺术家、“活红娘”宋长荣等优秀人才。
  沭阳区位独特,交通发达。沭阳是江苏北部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205国道和324、326及245三条省道在县城交汇。连云港机场和徐州机场距沭阳城区分别只有40分钟和1小时车程。沭阳港是江苏20大内河港口之一,西可进入京杭大运河,东可直达连云港出海口。
  沭阳资源丰富,环境优越。这里四季分明,雨量丰沛,花卉苗木、食用菌、设施蔬菜、优质稻米和生态水禽养殖等高效特色农业形成“四区一带”生产格局,是中国著名的花木之乡、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蔬菜生产基地和新兴食用菌生产基地。沭阳社会安定和谐,生态环境优美,是“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百家绿色小康县”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
  沭阳城市繁荣,产业兴旺。城市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市集中居住非农人口41万人,热电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配套设施齐全。沭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已承载各类项目5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7个,上市公司投资项目11个,投产企业325个,企业用工达7.9万人。
  近年来,沭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定位,深入实施以项目推进为主体、以全员招商和全民创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始终保持快速增长、良性循环的发展势头。今年初,又确立了要更高举起“工业强县”大旗,全面做活广引外资、激活民资、策应扶持、金融信贷、政府投入、上市融资“六大投资”文章,继续开创沭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
  二、泗阳县
  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属黄泛冲击平原,东邻淮安市,南濒洪泽湖,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总人口97万。“泗水古国、意杨之乡、新兴纺都、生态家园”是泗阳的城市名片。
  泗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域置县始于周而定于秦,因位于泗水之北,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始称泗阳。南宋抗金英雄刘世勋、明代织花机改革者卢廷兰,近代数学家胡明复、著名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张相文,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孙家正,天文学家漆贯荣等都出生于此。星罗棋布的汉泗水国古墓群、古朴庄重的梵音寺、飞檐画栋的清代闽商会馆、兴建中的泗水古城,以及水秀鱼欢的洪泽湖湿地、景色宜人的百里黄河故道意杨生态林等,极具旅游和产业开发价值。
  泗阳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南京与徐州两大都市圈的交叉辐射区域,与长三角经济带、沿江经济带和东陇海经济带地缘关系密切。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宿淮盐高速横亘东西,与京沪、宁宿徐、宁连、沿海和连霍等高速连接互通,为泗阳开放打通了对外通道。
  泗阳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良好,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蚕桑基地县和享誉四方的“中国意杨之乡”。境内活立木蓄积量500万立方米,年木材加工量200万立方米,速生杨树覆盖率达42%。拥有保持纯自然生态的水面65万亩,盛产甲鱼、螃蟹、青虾等绿色水产品。泗阳棉花原种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棉花良种繁育基地,泗阳大棉花享誉大江南北。
  泗阳产业基础较好,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精深木业、电光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华东新纺都”、“淮海经济区木业走廊”、新兴电光源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省级泗阳经济开发区面积已扩张到15.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42个,就业人数超过6.5万人。泗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工、以贸、以文、以水“四大兴城战略”全面实施,东部工贸新城、北部文化新城、西部泗水古城、南部生态名城“四大片区”开发如火如荼,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张到38平方公里,主城区人口增加到24.8万人,“滨水城市、运河新城”建设正在快速推进。
  三、泗洪县
  泗洪县位于江苏西北部、淮河下游,东临洪泽湖,西与安徽接壤。县域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人口101万。
  泗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五万年前下草湾人就在此繁衍生息,是人类祖先的发源地之一。西周时为徐国中心,后为泗州本州。境内分布着吕布辕门射戟台、鲁肃故里子敬泉、隋朝开凿的通济渠等名胜古迹。泗洪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是全国19个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之一。刘少奇、陈毅、张云逸、邓子恢、张爱萍、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彭雪枫、江上青等3000多位烈士长眠于此。
  泗洪物产丰饶,生态优越。是全国生态示范县、水产百强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著名的中国名酒之乡、螃蟹之乡、旅游之乡。全县耕地面积206万亩,水面166万亩,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40%的水面,年均水产品总量达8万吨,其中螃蟹产量3万吨。洪泽湖百里生态旅游风光带景色怡人,美不胜收。境内拥有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亚洲最大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全县活立木蓄积量340万立方米。金水牌洪泽湖大闸蟹、蟹园牌无公害大米等特色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双沟、分金亭等系列白酒享有盛誉。
  泗洪区位良好,交通便捷。地处南京2小时经济辐射圈,北上观音国际机场仅需1小时,经京沪高速公路7小时可达北京,向南4小时可至上海;宁宿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S245线泗洪段全面建成,S330线、宿宿淮铁路即将启动建设,并规划建设火车站;境内7条流域性河道与洪泽湖、京杭运河连接,徐洪河将升级改造成三级航道,对外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苦干‘十一五’、总量再翻番,冲进宿迁突破第一方阵、跨入苏北十强行列”的发展目标,负重拼搏,争先进位,全县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双双实现四年翻两番,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收入”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工业经济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三大百亿元产业集群。县城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8万。当前,全县干部群众正紧紧围绕全市争第一,苏北争一流的“双争”目标,全力推进泗洪跨越发展、快速崛起。
  四、宿豫区
  宿豫区位于江苏北部,环抱地级宿迁市市区。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县级宿迁市更名为宿豫县。2004年3月撤县设区,下辖18个乡镇(场),区域面积1256平方公里,总人口70万。
  宿豫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居徐州、淮安、连云港三市中心地带。境内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京沪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公路、徐宿淮盐高速公路、宿沭一级公路、宿新一级公路、徐淮公路等穿境而过,西距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东到连云港白塔埠机场110公里,构成了快速便捷的交通网。
  宿豫物产丰饶,资源丰富。撤县设区前,先后被评为全国产粮百强县、商品粮基地县、商品猪基地县、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县、低芥酸油菜籽生产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节水灌溉示范县及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水稻肥床旱育稀植示范县等,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石英砂、陶瓷土储量均超过5亿吨,优质蓝晶石、黄砂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极具开采价值和产业开发潜力。
  宿豫产业特色明显,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按照“五园联动,极地隆起”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宿豫经济开发区、张家港宿豫工业园、长江润发工业园、彩塑工业园、运河湾自然农园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总量大扩张。2008年,长江润发、绿陵化工等7家企业进入全市销售20强,秀强玻璃、彩塑包装等6家企业进入全市利税20强。
  宿豫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现代化新城区框架全面拉开。按照“六位一体、三城并举、城乡统筹”的建设思路,深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区规划控制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以丰富城市内涵为重点,加快实施城市东扩战略、核心战略、高空战略、人气战略,不断推动城市功能的大提升。
  近年来,宿豫区紧紧围绕“在加速跃升中扩大总量,在总量扩张中丰富内涵,在内涵拓展中提升品质,在品质提升中创造精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主线,加快建设实力新宿豫;坚持以丰富内涵为重点,加快建设魅力“新浦东”;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建设和谐新农村,奋力开创宿豫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五、宿城区
  宿城区是地级宿迁市主城区、座下区,地处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现辖10个镇、3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854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
  宿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宿城始为远古东夷族首领少昊活动地域,春秋时为钟吾国一部分,秦时置下相县,属泗水郡。公元550年归宿豫县,公元762年改名宿迁县。宿城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西楚霸王项羽、南宋名将魏胜、炮兵奠基人朱瑞等都诞生于此。项王故里、极乐律院、道生碱店、耶稣堂、真如禅寺等历史名胜和文物古迹众多。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宿迁。
  宿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宿城位于淮海经济区中部,是苏、鲁、皖三省之通衢,属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拥有205国道、305省道和京沪、宁宿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穿越城区,西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60公里,东离连云港白塔埠机场120公里。
  宿城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物产丰富,是著名的“意杨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两河、两湖水美鱼肥,盛产螃蟹、青虾、银鱼等50多种水产品。辖区内洋河镇是全国著名的酿酒基地,2008年,洋河“蓝色经典”再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享誉海内外。
  近年来,宿城区紧紧围绕“全市第一方阵,苏北区级领先”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商贸富区、文化兴区、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谋发展,振奋精神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全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2亿元,增长14.8%;财政总收入18.6亿元,增长40.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6亿元,增长40%;完成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增长49.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亿元,增长24%,在全市综合考评中,荣获综合目标、招商引资和经济开发区建设三个一等奖。展望未来,全区上下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宏观形势新变化,以“铸造精气神、亮剑争第一,向实现苏北区级领先快速前进”为目标,全面推进宿城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六、宿迁经济开发区
  江苏省宿迁经济开发区于1998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我市最早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宿迁新城区南侧,距市政府仅1.5公里,宁宿徐、徐淮盐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其间,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基础配套功能完善。开发区规划面积1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建区以来,开发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45亿元,形成了“十四纵十一横”的道路网络,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到位,基本实现“六通一平”。区内园林绿化绿地面积达1200万平方米,园区绿化率达48%,花园式、园林化的生态开发区初具规模。
  产业优势不断凸显。截至2008年底,开发区进区项目达到4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软件和服务外包项目23个,初步形成了以娃哈哈饮料、晨风服饰、美涂士节能科技、光谷激光等一批知名品牌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为支撑,以宿迁食品产业园、宿迁软件园、标准厂房集中区等功能载体为平台,以食品饮料、机械电子、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导的区域经济板块。
  项目服务日益优化。开发区按照“灵活、优惠、高效、便捷”的要求,为投资客商承办项目审批、征地拆迁、规划建设、工商财税等项目服务,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开发区依托商务中心“365服务大厅”为客商提供 “一站式、帮办式、保姆式”服务环境,以“项目服务人”制度、“契约式”服务制度等创新服务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纷至沓来。
  2008年,开发区财政收入达到7.03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02亿元,实现业务总收入80.9亿元,已经成为全市工业企业的重要承载区和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风雨兼程十年路,继往开来谱新篇。面对“二次创业”新的起点、发展阶段新的要求、经济形势新的变化,开发区将把转型升级作为弯道超越的“加速器”,把优化提升作为助跑腾飞的“起跳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宜业之区、宜商之地、宜居之城,不断向国家级开发区的宏伟目标迈进。
  七、市骆马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
  市骆马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位于骆马湖东岸,是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享受省级开发区待遇。目前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区域面积116平方公里,辖晓店镇、祥和社区、嶂山林场,15个居委会,人口约6万人。由生态旅游产业园、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体育休闲产业园和嶂山森林公园保护区七个部分组成。
  生态旅游产业园, 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沿湖旅游度假、酒店、会所、特色餐饮、生态居住等项目。高等职业教育园,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宿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技术含量高、环境治理好、配套能力强的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现代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高新技术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软件开发设计、服务外包、数据处理备份等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高科技、外向型、观光旅游类农业项目,并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是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体验区。体育休闲产业园,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主要发展体育运动、体育训练、休闲、会展及体育用品制造业类项目。嶂山森林公园保护区,规划面积约11平方公里,在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同时适当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项目,是中心城市的“绿肺”。
  全区已建成“六纵十三横”的道路交通网络,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为项目落户提供了较好的载体。截至2008年底,全区已引进项目113个 ,计划总投资183.2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40个,10亿元以上3个。2008年,全区实现业务总收入9.5亿元,财政总收入75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5500 万元,工业增加值2亿元, 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实际到账外资968万美元。
  目前,市骆马湖示范区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 “保增长、促发展”的新机遇,坚持“规划引导、基础先行、产业集聚、跨越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兴区、产业立区、创新活区、创业富民”战略,全力打造宿迁中心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新的集聚区。
  八、苏宿工业园区
  苏宿工业园区坐落在宿城区境内,规划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东到为民河,西到九支渠,北到皂河灌溉总渠,南到华罗庚路和徐淮公路一线。其中,以通湖大道为界,以东为现代新城示范区,以西为工业区,规划人口9万人。2006年11月1日,苏州宿迁两市正式签订合作开发协议,2007年8月22日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根据两市协议,苏宿工业园区运作以苏州方为主,主要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组织实施。园区规划借鉴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的成功经验,结合宿迁当地实际,加以创新,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融集约、紧凑、效益和环境为一体。园区还组建相对独立、具有开发区功能和权益的管理机构和具备市场运作主体功能、能独立投融资的开发主体,实施滚动开发。
  苏宿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充分发挥苏州、宿迁两地优势,推进产业梯度转移,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城市功能的综合开发,把苏宿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外向带动的先导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现代新城的示范区,积极创新开发机制,拓展南北合作领域,努力为南北合作、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探索经验、作出示范。
  两年多来,苏宿工业园区实施以“八通一平”为标准的基础设施开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59亿元,完成了2横5纵15公里的路网和12公里的河道整治,铺设完成总长63公里的各类地下管线,基础设施有效覆盖面积达5平方公里左右。虽然受到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较大影响,但在苏州、宿迁两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全力支持下,成功引进总投资6亿美元的台资项目,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累计签约项目28个,注册项目18个,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68亿人民币,其中外资8.45亿美元,区内开工项目平均投资强度达255万元/亩。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