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如何掌握开始资本化的条件

来源:注册税务师    发布时间:2012-03-21    注册税务师辅导视频    评论

  以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因专门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资产支出只包括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支付现金是指用货币资金支付固定资产的购建或建造支出。转移非现金资产是指将非现金资产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与安装,如将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或以企业生产的产品向其他企业换取用于固定资产建造所需的物资等。承担带息债务是指因购买工程用材料等而承担的带息应付款项(如带息应付票据)。例如,购入工程物资用商业汇票结算,商业汇票的面值为1 0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3个月。那么该项业务发生后计入资产支出的金额为1 000万元。如果购入时的商业汇票为不带息汇票,那么该业务计入资产支出的金额为0。

  应说明的是,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若生产的产品发生的成本及产品中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均已支付现金,则领用时发生的资产支出金额为产品成本和产品中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之和,而不是产品成本和领用产品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和(因为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差额此时尚未支付)。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差额待实际缴纳增值税时才能算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例1】3月1日,工程领用本企业产品,产品成本12万元,计税价格30万元,生产产品耗用材料1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假设产品成本及产品中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均已支付现金。)

  这个内容包括两个问题:

  (1)工程领用产品的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 17.1

    贷:库存商品 1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

  也就是说工程领用产品,按成本转账,按计税价格计税。

  (2)资产支出的计算问题:该业务在计算资产支出时,应该用产品的成本加上生产产品领用材料的进项税额,即资产支出为12+10×17%=13.7(万元)。若4月1日交纳增值税3.4万元,那么计入资产支出的金额为3.4万元。

  【例2】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下列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支出中,属于资产支出已经发生的有()。

  A.企业将自己生产的非现金资产用于固定资产建造

  B.自供应商处赊购(不带息)建造固定资产项目的物资

  C.以人民币专门借款向工程承包方支付进度款

  D.以外币专门借款支付在建工程所需设备购置款

  【答案】ACD

  【解析】赊购工程物资不属于资产支出。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这一条件是指已经发生了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或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或汇兑差额。例如企业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来建造一项固定资产,此时债券本身可能还没有开始计息,但企业已经为发行债券向承销机构支付了一笔承销款,即发生了专门借款的辅助费用,可以认定为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主要是指资产的实体建造工作,也就是那些会改变固定资产或所生产产品状态的活动,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建造等。但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不包括仅仅持有资产,但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状态而进行建造活动的情况。如只购置了建筑用地但未发生有关房屋建造活动,这种情况就不包括在内。

  企业只有在同时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以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就不能开始资本化。

  【例3】甲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于2007年1月1日作出决议,决定建造厂房。为此,甲公司于7月1日向银行专门借款5000万元,年利率为6%,款项于当日划入甲公司银行存款账户。8月1日,厂房正式动工兴建。8月2日,甲公司购入建造厂房用水泥和钢材一批,价款500万元,当日用银行存款支付。8月31日,计提当月专门借款利息。甲公司在8月份没有发生其他与厂房购建有关的支出,则甲公司专门借款利息应开始资本化的时间为()。

  A.8月1日 B.8月2日 C.7月1日 D.8月31日

  【答案】B

  【解析】本题中,至7月1日只具备上述第(2)个条件,即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至8月1日,已具备第(2)个条件和第(3)个条件,即借款费用已经发生和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到8月2日,专门借款利息开始资本化的三个条件都已具备。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