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备考指导:加速折旧法

来源:注册会计师    发布时间:2011-12-08    注册会计师辅导视频    评论

  小编根据注册会计师《会计》疑难问题解答的论坛帖,将一些问题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有助于大家备考,祝大家学习顺利!

  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时加速折旧法的运用(双倍法下有简单做法)

  在采用日历年度制下,会计年度指从1月1日至当年的12月31日,而折旧年度是从开始计提折旧起,连续12个月的一段期间。在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时,先按照加速折旧法的具体计算方法计算出年折旧额,这里的年是指折旧年度,然后按照12个月平均,再根据当期所经历的日历时间,确定本年度的折旧费用,而这里的年是指会计年度。

  在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时,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一致,那么只要按照公式,很好计算,但如果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不一致,那么在按照会计年度计提折旧时,应以怎样的思路来核算?

  下面就该问题以实例分析的形式做一简单介绍:

  【例题1】一企业于2003年4月1日购入固定资产原价为30万元,估计使用年限4年,估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第一年度折旧额为30×4/10=12(万元)。这12万元是指从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共计12个月应计提的折旧额,是折旧年度的概念;而2003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应为12×8/12=8(万元),是会计年度的概念。同样道理,2004年折旧额(会计年度)的计算应为:第一年度折旧额由2004年负担的部分(12×4/12)+第二年度折旧额由2004年负担的部分(30×3/10×8/12)=10(万元)。

  以后年度的计算依次类推。

  例题1中讲解的是年数总和法,我们再来看看双倍余额递减法:

  【例题2】某企业于2001年9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价是2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个会计年度需要计提的折旧。

  分析:本题采用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虽然折旧的具体计提方法和上面例1年数总和法有差异,但处理思路是相通的。

  本题中,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不同。第一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20000×40%,第二个折旧年度应该计提的折旧为20000×(1-40%)×40%,而企业2002年计提折旧包括第一个折旧年度的9个月和第二个折旧年度的3个月,以此类推……所以:

  2001年应提折旧=20000×40%×3/12=2000(元);

  2002年应提折旧=20000×40%×9/12+(20000-8000)×40%×3/12=7200(元);

  2003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0%×9/12+(20000-8000-4800)×40%×3/12=3600+720=4320(元);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最后两年是按直线法来计提折旧的,本题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期是5年,2001年9月购入,从2001年10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到期日是2006年9月份底,最后两个折旧年度是2004年的10月份到2005年的9月份和2005年的10月份到2006年的9月份,所以:

  2004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800)×40%×9/12+(20000-8000-4800-2880-200)÷2×(3/12)=2160+515=2675(元);

  2005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800-2880-200)÷2=2060(元);

  2006年应提折旧=(20000-8000-4800-2880-200)÷2×(9/12)=1545(元)。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会计年度和折旧年度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下,折旧计算难度加大了,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基本的思路就是先以折旧年度为期间,计算每一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然后再按照每一个会计年度所具体涵盖的期间段来分析计算相应会计年度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准确计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当期损益,进而影响到企业净利润的核算,对报表使用者阅读和理解会计报表有重大意义,所以企业在计提折旧费用时务必要严谨认真。

  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此类情况还有一种简单方法:

  不分段计算的思路:接例题2,2002年应计提的折旧=(20000-2000)×40%=7200(元),2003年应计提的折旧=(20000-2000-7200)×40%=4320(元),与分段计算的结果完全一样。

  注意:在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双倍余额递减法可以不分段计算折旧(因为每年的折旧率相等),但年数总和法必须分段计算(因为每年的折旧率不等)。

  请点击查看论坛原帖>>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