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乡接合部城市化探索标本

来源:注册城市规划师    发布时间:2013-04-08    注册城市规划师辅导视频    评论

  “一运行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

  2000年,第一个改变的机会来了。当时北京市政府决心大力推进始自上世纪50年代的绿化隔离带建设。模仿莫斯科规划而设计的“绿隔”,主要是为了防止城市各区域连成一片,实现分散而有重点的布局。

  被称作“一绿”的北京第一道“绿隔”的建设起起伏伏。到2000年,北京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意见》以及相关暂行办法,提出在3至4年内完成60平方公里“绿隔”建设。这被认为是实现“绿色北京”承诺的重要举措之一。西局村在改造目录中。

  改造政策下来,西局的村民们发现与以往大有不同。政策许可以农民合建房的形式搞房地产开发,所得资金用于区域内的各项建设以及解决村民生计。“就是政府不出钱,由村集体自己用土地搞开发。”西局村党支部书记武常亮回忆说。

  根据后来出台的具体政策,用于农民搬迁上楼的自住房屋与上市商品房比例为1:0.5.也就是说,每建设1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可以建5000平方米商品房出售,所得资金用于前者。

  这项前所未有的政策既不同于国家征地,也和城市危房改造不一样。农民们发现,可以用自己的土地换新房子、搞开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几十个城中村都雄心勃勃,组建了村集体的房地产企业。于是,北京的“一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力度启动开发热潮。

  “一运行才知道,不是那么容易。”武常亮说。

  收编“流动大军”

  流动人口管理与村民自治章程相结合,这是张仪村的创新。“这个做法的基础是村里雄厚的经济实力”

  十几年前,一听说去张仪村,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大都会皱眉。那条仅有9米宽、坑坑洼洼的柏油路,让司机们宁愿拒载,也不愿“冒险”。

  现在,群租的大杂院变成了规范的小区,路边摊贩被城市绿化带代替。张仪村成功“变脸”。

  “对村民‘上楼’以后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性探索,是张仪村大变样的重要原因,其中流动人口管理的规范化至关重要。”张仪村村委会主任阎德义说。

  处于北京市丰台区和石景山区交界处的张仪村,本属于北京城的“边缘角落”,但在2005年前后,这里容纳了7000多流动人口,而村民仅1200多人。

  数百万流动人口,在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的挤压下,散落在北京城市边缘的城乡接缝处。对这部分人如何管理,一直令各级政府头痛。

  如何在土地流转与人口流动中找到平衡点,也是张仪村反复思考的问题。

  外来人口几乎是居民的6倍

  虽然是农村建制,但张仪村的基本农田20年前就没有了。

  “当时没人种田,大家都出外打工。”阎德义回忆说,“20年前,张仪村的定位以种菜为主,那时候一亩菜地收入几千元,可如果用这亩地盖房子,能挣几万、十几万元。”

  张仪村从上世纪80年代起逐渐城市化,基本农田逐年递减。“但村里也没有特别好的企业,那时候一年人均收入才一两千元。”

  阎德义1999年5月到村委会任职,2000年当上村委会主任。“我刚上任的时候,张仪村农工商联合公司的存款也就2万元上下。市政条件就更别提了。当时张仪村不通公交车。路就9米宽,从我小时候就有,只不过后来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因为缺乏维护,路面破损严重,一下雨最深的坑积水能没过轿车挡风玻璃。”

  2000年张仪村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把路面拓宽到11米,铺了新柏油,同时做了排水工程,但因为后期没人管,也就没能维持多久。

  “真正的变化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张仪村路经过再次拓宽以后通车了。同时,村里设计了7条规划路,现在已经完成4条的建设。路通了以后,自来水、电、天然气也全部到位。公交线路也由过去的3条增至7条。”阎德义说。

  路修好了,对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