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答题套路(必背)

来源:注册城市规划师    发布时间:2013-04-09    注册城市规划师辅导视频    评论

     审核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要点:(1)工程名称;(2)审核一致性;
     具体审核:
     l 工程名称应与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报告中的名称一致。
     l 审核方案的指标与项目以前有关审批文件一致。
     主要是:建筑性质、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化率、配套指标(千人指标)、户数、停车位数量、市政配套设施
     l 审核是否符合:建筑间距、退界、退线、交通组织、防火、绿化、景观(建筑风格)、文物保护、日照
     l 审核图纸内容与文字表述的指标是否相符
     l 审核图纸标示的布局、层数是否与平、立、剖相符
     l 不同使用性质或使用单位的建筑时,应在总平面图上明确各自的用地范围
     l 层高应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l 邻近保密单位应征求安全保密部门的意见
     违法建设的检查
     要点:(1)确定违法性质;(2)按程序执行
     具体:违法建设 1、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违反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超越或者变相超越职责权限核发规划许可证件。
     4、有关部门非法批准进行建设的。
     l 违法占地 1、集体土地改变为建设用地,须由建设
     单位根据计划部门批准的立项进行征地,将土地所有权性质改变为国有土地后,才能申请规划用地许可证。
     2、占用耕地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由市政府审批,超过35ha由国务院审批。其它>70ha
     l 检查的依据:<<规划法>>第39、40、41条。
     l 检查的程序 1、立案阶段;
     2、处罚审批阶段;
     3、制作行政处罚书和送达阶段;
     4、结案阶段。其中听证标准:对公民处1000以上,法人超30000元以上罚款,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l 建设工程的规划监督:办理<<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
     通知书>>验灰线、验正负零、完工审核、竣工规划验收。
     l 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建设项目的选址
     要点:(1)性质;(2)规模;(3)布局;(4)经济;(5)实施;
     (6)安全;(7)文保;
     一、用地性质 1、避开与项目性质不符或不相容的城市公益设施现有或规划用地。
     2、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相容的用地性质,与周边性质相符。
     3、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4、注意选址的重复性。
     二、用地规模 1、建设规模符合拟选地址的容量。
     2、建设规模不超出市政、公建配套设施及生活设施的配套要求。
     3、建设规模周边交通、道路、通信、能源、防灾规划的衔接、协调。
     4、使用农村土地或宅基地的建设项目还要注意安排被动迁的农民、居民的安置问题。
     5、用地规模与建设规模相匹配。
     三、布局:1、符合场地坡度要求 铁路0-0.25% 机场0.5-1%
     居住0.3-10% 工业0.5-2%
     2、选址不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生产或存储易燃、易爆、剧毒物的工厂、仓库等项目,以及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的项目,应该避开居民密集的市区。
     4、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应该避开水源保护地和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避开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保护区。
     5、产生放射性危害的设施,要避开市区和居民密集区,并设置防护工程,妥善考虑事故处理措施和废弃物处理设施。
     6、节约土地,尽量不占,少占近郊的良田和菜地,尽可能挖掘现有城市用地的潜力,合理调整使用土地。
     7、港口设施综合考虑城市岸线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保证留有足够的城市生活岸线。
     8、铁路货运干线,编组站,过境公路,机场,供电高压走廊及重要的军事设施应当避开居民密集的城市市区,以免割裂城市,妨碍城市的发展,造成城市有关功能的相互干扰。
     四、经济性:符合市场经济规划和建设成本最小化。
     五、安全:环保、防疫、消防、交通、绿化、河港、铁路、防汛、农田水利、军事、国家安全的要求。
     六、文保: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保护区的要求和避让。
     七、实施:1、拆迁安置方式;2、分期建设方案;3、市政设施建设;4、留有余地;
     分区规划
     要点:(1)原则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建筑用地的容量控制。
     (2)市、区极公共设施的分布及用地规模。
     (3)主、次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主要交叉口、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和控制范围。
     (5)绿化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走廊的确定。
     (6)对外交通设施,风景名胜区的用地界线。
     (7)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成的保护要求。
     具体:
     l 查看风玫瑰、图例、比例尺、计算相关数据。分区功能是否符合总规要求,能否指导详规的编制。
     l 人口布局和总量控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总规布局和人口布局的大要求。
     l 分区中心、地区中心、居住区中心、公益性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规模大小是否适中,布局是否合理。
     l 城市道路、绿地、对外交通系统是否符合总规要求,与周边的协调。
     l 历史街区保护范围的划定是否合理,控制要求是否明确。
     l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合理、是否适合近、远期发展的要求,容量是否合理,用地是否已界定。
     l 是否符合城市人民政府的意见。
     居住小区规划
     一、查看相关数据
     1、风玫瑰
     2、比例尺 1:500-1:1000
     3、图例
     4、承接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
     布局原则: 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
     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二、总体布局: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
     1、协调:布局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影响区(工业、交通)结合得较好、自然,与城市的关系造成不同的出行方向的合理性。
     2、功能:划分明确,中心绿地及公建服务设施选址准确,位置得当。
     3、组团:划分合理,结构清晰,分布均衡。将组团间消极空间设计为绿地、停车场,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美化了环境,方便了小区居民。
     4、整体空间形态:建筑布置规整而富有变化,形成多样而相得益彰,顺应外围自然景观,使小区内绿地与自然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小区景观设计的均好性。
     5、城市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住宅布置
     l 住宅间距合理,朝向满足气候的影响,不低于大寒日照1小时的标准。
     l 消防间距(6、9、13)符合要求。
     l 中、高、低层住宅的位置恰当,形成错落有致的小区景观轮廓线。
     l 住宅户型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l 联排式住宅取30m左右,多层住宅高标准,4层以上的电梯、无电梯住宅不超过6层。
     l 住宅形势活泼中,便于标识,利于景观及认知。
     l 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