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来源:设备监理师    发布时间:2013-04-08    设备监理师辅导视频    评论

  一、相关概念
  1.广场与人性化设计采集者退散
  培根在《城市设计》中说过:“每一代人都必须为上代传下来的老信条重新下定义,也必须从当代的角度重新系统地阐述旧的观念”。“广场”为外来词,中国历史上没有广场概念,最早的“广场”一词是公元前 8 世纪古希腊的“Agora”,译为“集中”,既表示人群的集中,也表示人群集中的地方,后被用来表示“广场”。古罗马后,出现了“Plaza”和“Square”两词,字典解释为:“Plaza”指公共的或公用的“Square”或者市场,也指市场中商业建筑群;“Square”指在城镇中心宽广的开放地段,形制多为矩形,也可由建筑围合起来。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形式,它的发展与城市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为适应当今社会各种生活需要,新兴的现代广场应运而生,中外学者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定义它。
  1.1 广场的概念
  从汉字字义上看,“广”者,宽阔、宏大之意也,“场”,指平坦的空地。“广场”,即广阔的场地,是指由两条或几条街道汇合处形成的空地(《语言大典》,三环出版社,1990),今特指城市中广阔的场地,如天安门广场(《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的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联通。它应具有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9]
  J. B杰克逊认为“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
  美国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琳•佛朗西斯编著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原则》一书中指出“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与人行道不同的是,它是一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如果草地和绿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数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为公园,而不是广场”。[10]这里强调的是广场的铺装形式。
  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广场是强调城市中的各类建筑围成的城市空间。真正的广场应具备四个条件:(1)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边界最好是建筑外墙,而非挡视的围墙。(2)有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3)铺装直到广场边界,领域明确。(4)周围建筑协调,宽高比(D/H)良好。这种观点是从空间构成出发.[1][13]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广场的定义为:“城市广场(City square )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这一概念简洁明了的概括了城市广场的形态、功能和精神内涵。[11]
  《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认为:“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组织居民游览休息、组织商业贸易的交流等。”[12]其强调的是广场的功能作用。
  1.2 人性化设计的含义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共同目标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从中世纪对神的侍奉,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解放,是一个大的进步,从工业革命之后对技术的盲目依从和崇拜,到今天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设计观,是对人类自身的再次觉醒,是又一次极大的飞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最终目标。今天,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已成为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了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具体到规划设计方面,则是强调把关心人的宗旨落实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中去,注重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研究,以创造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市民的不同需要。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目的与意义也是为了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多样性的活动。所以,人性化设计就是具体城市空间设计中体现处处以人为本,不但要满足各层次、各年龄段人在广场中的生理需求,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行为需要、情感需要。
  2. 环境、心理、行为
  2.1 环境来源:考
  环境就是环绕在某一主体的周围事物,它是针对某一考察对象为中心,将围绕着它的事物或背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1]。环境可以说就是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这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物[2]。不同的学科对于环境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以人为考察对象,将人类以外的一切自然和社会的事物都看作环境因素。环境至少应包括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四维要素。[1]
  2.2 心理(学)
  心理或心理学(Psychology)源于希腊语“ Psyche”(灵魂的)和拉丁文“ Psykhe”(心灵的)及“Logos”(理论),心理学也可用(Phychics)一词。人的心理或意识是指人们心中的情理和思想感情,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和,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 方面。简单的说,它就是人在心里是怎么想的,包括人的情绪和感觉。人的心理活动极其隐蔽与复杂,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这就是心理学的任务。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已成为合格的现代人的一种缺陷,人们已将心理健康作为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更有必要研究有关的思维规律,以便在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和环境规划中发挥自己应有的、潜在的能力,做出卓越的贡献。[1]
  2.3 行为
  人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者指足以表明人们思想、品质、心理等内容的外在的人们的各种活动。
  行为是人们的社会结构意识等支配的能动性的活动,行为必然发生在一定的环境脉络之中,并且在许多方面与外在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人工的、文化的、心理的、物理的环境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1]
  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反应,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 “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和探讨在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行为规律,以行为作为研究的内涵。”[3]
  行为(Behavior)一般指带有目的性的行动的连续集合及过程,它可以是根据个体、团体或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整个行动过程或集合,如搬家、品茶、体操、避难、参观等。
  行动(Activity)是对较小行为的描述,它一般是指人体的整个运动状态,可以根据全身动作的集合进行评价和描述,如散步、跑步、上楼等。动作(Action)一般是指人体的具体部位的运动,可以根据身体部分的位置变化和状态进行评价和描述,例如,举手投足、点头摇头等。可以说,动作是具体的,偏重于身体的生理活动;行动是整体的,偏重于人们心理的和精神的活动;行为是集合的,偏重于个体、团体、社会的活动过程和集合。[1]
  3. 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3.1  环境心理学
  众所周知,近年来不少人提出了环境问题,并指出了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在以人的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中,环境无疑是一项重大的课题。因为人的行为可以考虑是由环境和人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随着人工环境的增加,人类逐渐丧失了很多自然环境,大地上的整个环境正在日趋恶化。令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是:日益恶化的环境将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损害?如何评价今天的环境?这些问题都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去深入研究人工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产生了一门崭新的综合学科——环境心理学[2]。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是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的边缘性学科领域”。[9]它把人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对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以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为主要内容,侧重于在特定的环境情况下,研究人们特定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1][2]由于其多学科性,所以要强调它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以利于从其母体中获得理论、概念、方法,直至给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帮助[2]。事实上环境心理学在心理学界是有一定争论的,有人认为没有必要成为独立学科,因为一切心理学都是针对环境的。但实际情况是心理学偏重基础理论的研究,而环境心理学偏重应用,而且对象为城市、建筑、风景、室内等,已明显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并且环境心理学在 60 年代到 70 年代这 20 年间有很大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看待。[2]
  3.2  环境行为学
  环境行为学也有被称作环境心理学的。环境行为学比环境心理学的范围似乎要窄一些,它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over action)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因此其应用性更强。环境行为学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当然我们园林设计也应从中得到有用信息的反馈,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似乎其理论性不强,也不够深,其特点似乎都是“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但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室内设计等的理论更新,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把设计师一些“感觉”与“体验”提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分析与阐明。当然,并不是没有这些认识,设计师就做不出好设计。然而,设计师掌握了这些必要的知识,设计与规划的思路将得到新的启发,对问题的分析可能有新的、好的见解,在科学研究上可能有新的突破[2]。
  二、国外研究状况及发展动态
  1. 美国和欧洲的早期研究
  上世纪 50 年代,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欧美出现了严重的城市问题。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的恶化,使不少市民迁往郊区,入夜几乎成为“死城”。大城市蜕变成为建筑群加高速干道和汽车的工业生产流水线,街道上鲜有行人,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街道和广场失去了以往热闹和富有生气的公共活动。在60 年代,美国城市的有些做法听起来像海外奇闻。例如,戈菲曼(Goffiman,1963)在《公共场所的行为》(Behavior in Public Place)一书中写道:“当某个人在公共场所停留,或者止步逗留,或者来回走动,而又没有明显的外在目标时,这种状况有时称为闲荡,警察可以认为其行为不当而应受法律干涉。”在许多城市的街道上,警察有权质询凡是看上去在街上闲荡的人,并要求他离开。在英国伦敦,一家法院甚至裁定,个人有权在街上行走,但没有仅仅站在街上的法定权利。人们所向往的、欧洲城市街道和广场上那种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几乎消失殆尽。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多学科的关注。[3]雅各布斯( J . Jacobs,1961)为此写了《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ate American Cities)一书。她与其他人一起,对建筑中的现代主义运动及其在城市中的表现提出质疑。她认为,战后 50 和 60 年代进行的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使城市面貌变得更为理性、洁净和卫生,但同时也铲除了原有城市环境中的丰富和魅力。[4]
   同时,巴克的生态心理学也从根本上加深了人们对于行为场景和活动模式的认识。研究者运用直接观察、隐蔽观察、行为地图、访谈、问卷以及摄影和摄像等方法对广场、公园、街道和步行街进行了大量研究。强调城市的外部孔家必须易于进入,富有生气和令人舒适;绿地应该供人休闲而不是单纯的花瓶;广场应该仍然是“城市的客厅”而不是摆设或陪衬;街道应容纳多种活动而不是单纯的通道或停车场。[5]
  2.日本的早期研究
  日本是人口较多,城市密集和建筑密度较高,地震及相关环境灾害较多的国家。因此,与注重社会生活的美国不同,日本的研究人员更注重人群在外部空间中的流动、疏散和避灾等活动模式。日本的相关研究开展很早,也很有特色。1982年,日本学者渡边仁史在建筑学大系《环境心理》一书中系统总结了日本的有关研究。[7]书中把空间中的行为(behavior)定义为“带有目的之活动(activity)的连续集合”,并把空间中的行为特点归纳为:
  (1)空间的秩序:即行为在时间上的规律性和一定的倾向性;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2)空间中人流的流动:即人从某一点运动到另一点时两个地点之间的位置移动;
  (3)空间中人的分布:即人在空间中的定位;
  (4)空间的对应状态:即人活动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其中,人在空间中的流动又分为:
  (1)避难、上学、上班等以两点间的位置移动为目的之流动;
  (2)为完成其他行为目的,如购物、游园和参观等所作的随意里流动;
  (3)散步、郊游等以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的流动;
  (4)流动的停滞状态。
  用来表示空间中人流流动的主要指标有:步行者流量、步行速度、实际平均步行距离、人们认为适宜的步行距离以及步行轨迹等[4][5]。对于群体的活动模式,木村幸一郎(1937)关于人群步行速度与人群密度关系的假设迄今仍有参考价值。木村认为,人群步行速度与密度之间,具有类似于流体速度与粘滞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某一密度下时,随着密度的提高,速度的降低并不明显,但是,超过某一密度(1.2m2/人)时,随着密度提高,速度明显下降。不过,这是木村对建筑物室内人流流动规律进行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显然受到以管壁限制为前提的流体力学原理的影响,是否适用于各种外部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5]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归纳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本的实例,论述了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原则,其专著《外部空间设计》等已有中译本。
  3. 近年的外部空间研究
  环境心理学以问题解决为取向,许多研究都针对特定的问题。因此,随着问题的逐渐解决,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关于外部空间活动的研究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近年开始注重外部空间的文化特征(representation of culture)。[4]
  重视建筑环境的文化表征,起源于住居形式。拉普卜特等将文化人类学引入建筑学研究之中,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论文。邓肯(Duncan,1990)则深入一步,提出城市景观呈现为教科书形式,它已成为一个大仓库,其中储存有各种与秩序和社会关系 (即意识形态)有关的象征和符号。纽约城市大学的人类学家洛 (SM •Low,1995,1997)长期从事城市文化与历史保护地段的研究,主要关心城市外部公共空间,尤其是大型空间的设计、保护和评估问题。她历时十余年(1986~1997,收集资料时间总计七个月),对中美洲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的两个大型广场(帕奎中心与文化广场)进行了比较研究。所涉及的比较对象有:历史演变、物质和空间的象征、使用者的活动和日常行为以及新闻报道与评论。她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价值观念和广场的物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广场的文化表征及其所包含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同时,这些现实中的表征和意义体现了当地文化的真实改变,与理想的广场文化概念(原有设计意图)存在明显的文化冲突,反映了文化层面和社会政治之中的裂隙。本项研究具有历时性、共时性、微观和宏观兼顾、比较与综合并重以及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反映出环境——心理行为研究领域在方法方面的进展。[6]来源:考
  此外,关心特定群体在外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例如,研究约旦一个小镇上的儿童如何使用街道作为游戏场 (Abu-Ghazzeh,1998),考察芝加哥儿童如何使用旧城邻里单位中的外部空间(Taylor et al .,1998)等。[5]
  三、我国的相关研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回顾环境——心理行为学二十几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心理—行为科学和园林设计”在我国也获得了相当的重视,相关的一些著作的翻译、研究论文的发表集中出现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段时间。为了总结前人的经验,我初步统计了国内的研究文献,统计主要依据:
  •网络: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咨汛、超星数字图书馆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期刊:《建筑师》(1-104 期)、《建筑学报》、《中国园林》(1985-2004)、《新建筑》、《世界建筑报道》、《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规划师》、《华中建筑》等。共收集相关文献近 240 篇,其中博硕士论文 20 多篇,其他发表文章二百多篇。这些论文及文章中,或多或少的涉及到广场公共空间与心理—行为科学这两者结合的内容,比如,有的文章针对广场休息设施进行研究,有的研究下沉广场与平面广场的不同使用状况,有的选取一个具体的广场实例研究人们的使用状况、使用特点,有的专门研究边缘空间,还有研究交往与交往空间的……但是,具体而系统地将环境——行为心理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章几乎没有。
  四、对本课题的研究展望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同时,人类对改善环境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很多国家把改善环境的目标,从对环境有危害的物理量(如废气、噪声、尘埃、余热、眩光和污水等)的控制开始,进而发展到通过对视觉、听觉、嗅觉的心理因素的研究,反过来指导园林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使人类对生活的改建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和舒适性的需要。这不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
  环境和行为——在创造我们环境的同时,也就构成了一个联系过程,它形成了社会相互影响的基础。而按自然法则组织的环境会给我们个人行为乃至我们的生存以确定的方向。
  园林设计师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适宜的开放空间环境,人们如何感知开放空间环境,不同的空间环境又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这对现代园林设计师创作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在我国又是十分欠缺的,远没有受到它应有的重视,可应用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也更谈不上系统性了。研究人们在广场上的环境心理行为特点与城市广场公共空间使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希望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为今后的城市广场设计提供一个新思路。使“设计真正为人服务,使设计成果为人所用!”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