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

来源:设备监理师    发布时间:2013-04-08    设备监理师辅导视频    评论

  城市的快速增长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一方面,城市环境的恶化、生产和居住成本的增加,促使企业和家庭到城区以外寻找空间,带来了城市的扩张和蔓延以及城市郊区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城市郊区化的过程中,郊区企业的集聚形成新的就业中心,从而促使多中心城市的形成。本章将从郊区化的现象描述人手,然后进一步分析城市郊区化、多中心城市的形成以及城市扩张和城市蔓延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6.1 城市郊区化
  6.1.1 概述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郊区化(suburbanization)是人门、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区域向郊区迁移的一种离心扩散过程,最早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原有城市趋于饱和并急剧蔓延,不断恶化的内城环境和交通条件、持续上涨的地价,以及一系列其他社会问题的出现使得居住和工业用地到主城区以外寻找空间,出现了城市的分散化发展趋势。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主要经历了四次从城市中心推向郊外的浪潮,即人口的郊区化、工业的郊区化、商业的郊区化和写字楼内行业的郊区化。
  图6-1显示了1948年和1990年美国中心城市和城郊的人口和就业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比例从1948年的64%下降到1990年的39%;中心城市制造业的就业百分比从67%下降到45%;贸易与服务业的下降更大:中心城市批发贸易的就业百分比从92%下降到49%,零售贸易的就业百分比从75%下降到48%,服务业的就业百分比从85%下降到52%。把城市规划师站点加入收藏夹

城市规划师


  在我国,城市郊区成为城市中心用地的扩张空间。1992年7月,在初步分析北京市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周一星最早指出北京已经开始了中心区人口外迁的郊区化现象。冯健、周一星(2003)使用北京市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同时结合第3、4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分析了1990年代北京不同区域常住人口数量和密度的分布及变化,如表6—1所示。该研究中把东城、西城、崇文和宣武4个区作为城市中心区;把朝阳、丰台、石景山和海淀4个区作为近郊区;把市域其余的10个区县作为远郊区;而将都市区定义为市域内除了平谷、怀柔、延庆和密云以外的14个区县。其中,人口密度的计算采用划分“街区单元”的方法,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GIS 3.2a和Maphffov6.0进行计算。来源:www.examda.com城市规划师
  从表6-1中可以看出,1982 1990年北京市中心区常住人口减少了81637人,而近郊区和远郊区分别增长了1149145人和521236人;中心区的人口密度减少937人/km2,而近郊区和远郊区分别增长了896人/kin2和33人/km2,表现出郊区化的现象。1990—2000年,中心区人口减少了221958人,与1982—1990年间相比,这期间中心区有更多的人口外迁,人门减少的幅度是前一阶段的2.8倍;远郊区人口增长幅度(12.73%)比前一阶段(13.12%)略有下降,而近郊区的人口增速(60.15%)比前一阶段略有提高,但由于1990年近郊区人口基数较大(399万),近郊区实际增长数量接近240万,占市域常住人口总增长量的87%。来源:www.examda.com
  可见,在中国,郊区化也在进行当中。对北京而言,早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便已形成“中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区人口快速增长、远郊区人口低速增长”的区域差异格局;90年代这种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人口增减的强度,即中心区人口降得更多,近郊区人口增得更快,远郊区人口增长变缓。与肋年代相比,90年代北京人口郊区化的幅度进一步加大。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