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内审师考试复习:管理会计(5)

来源:国际内审师    发布时间:2012-01-22    国际内审师视频    评论

1.         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是规划、设定目标和优先顺序、安排筹资和使用特定标准来选择长期资产的过程。资本投资决策对企业的影响是长期和重大的,而且,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资本预算是企业最重要的一种预算。

 

1.1.        回收期法

回收期是收回投资所需的时间。对于现金流量保持不变的项目,回收期的计算公式为:

回收期=投资额/年现金流量考试资料网

企业通常对所有投资项目设定一个最大回收期,凡是低于最大回收期的项目才予以考虑。一般来说,回收期越长,未来现金的流量越难以预测,意味着风险越大。

回收期法可以帮助经理人:

¡         控制与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有关的风险;

¡         最大限度地减小投资对企业的流动性的影响;

¡         控制投资项目的过时风险;

¡         控制投资对业绩指标的影响。

回收期法的缺点是:

¡         忽略了项目生命周期中回收期之后的现金流;

¡         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1.2.        会计回报率法

会计回报率是以利润来衡量投资回报,而不是现金流量。

ARR=平均利润/投资额(或平均投资额)

其中:平均利润=年利润合计/总年数

平均投资额=(投资额+残值)/2

通常,企业对外借款时都会签订借款合同,借款人为了保证借款的安全,都会在合同中要求企业保持某些财务比率在一定范围以内或某个水平之上,比如,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而这些指标正好受到利润和长期资产水平的影响,因此,ARR可以帮助经理人过滤投资项目。另外,一般来说,经理人的奖金是与利润挂钩的,他们自然会选择那些ARR最高的项目。ARR考虑到了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利润(现金流),但是仍然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1.3.        净现值法

净现值(NPV)是现金流人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差。净现值衡量一个投资项目的赢利能力。当NPV是正数时,表明投资项目可以增加企业的财富。将未来现金折成现值的系数叫做折现率。在净现值法中的折现率是投资所需的回报率(required rate of return,RRR),即最低可接受的回报率,也叫折现系数或资本成本(cost of capital)。

当净现值为正数时,表明:

¡         初始投资被收回了;

¡         所需的回报率实现了;

¡         获取了超过初始投资和所需的回报率之上的回报。

 

1.4.        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mR)是使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内含报酬率是被最广泛采用的一种资本投资评价工具。通常用试算法求得该报酬率,也可以借助电子表软件,比如,Microsoft excel(R)、lotus 1—2—3(R)中的工具计算。使用IRR的一个假设是,每期获得的现金可以以内含报酬率进行再投资,而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往往是不易达到的。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