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内审师考试复习:管理会计(10)

来源:国际内审师    发布时间:2012-01-22    国际内审师视频    评论

1.         成本核算系统(如:作业成本系统、固定成本系统)

成本会计系统计量和分配成本,确定服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是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关键信息,为了产生单位成本信息,需要明确产品成本的定义、成本计量的方法和成本分配的方法。一般地,计量和分配成本的方法有实际成本法和常规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按实际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actual costing)和制造费用(normal costing)向产品分配成本,常规成本法按实际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预计制造费用向产品分配成本。

预计制造费用=设计(估计)成本/估计使用量X实际使用量。

不同类型的企业使用不同类型的成本归集和分配方法。企业要系统地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分配,例如制造企业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去。通常可使用订单(分批)法或分步法,两者比较如下:www.PPkao.com

订单法

分步法

¡   独特的各种各样的产品

¡   按订单归集成本

¡   单位成本=订单总成本/订单产量

¡   同种产品

¡   按步骤或部门归集成本

¡   单位成本=期间总成本/期间总产量

 

1.1.        订单法

按订单核算成本的方法叫做订单法。订单法的原始单据包括订单成本汇总表、材料领用单、作业时间卡等。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分别依据材料领用单和作业时间卡进行归集。制造费用的分配可以采用作业导向成本法(ABC)或职能导向成本法(FBC)。作业导向成本法借助多个成本动因,分解制造费用,然后分配到某个订单里,职能导向成本法通常借助单一成本动因,比如直接人工小时数,分解制造费用,然后进行分配。

订单法下的在产品核算相对简单,可以说,只要没有完工的订单,都可以记入在产品账户。

订单(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且在耗用材料、工时和加工复杂程度方面相差很大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按照客户的特殊要求生产,在各行业中分布很广,包括飞机制造业、家具业、建筑业和机械制造业等。在分批法中批别是主要成本计算对象,因此要把成本精确地分配到各批次,以找到所有成本动因(影响成本的因素)。由于各批次差别很大,一般不在各批次之间平均分配成本。

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从每一批产品开工时就开始记录该批成本,分批成本单就是生产成本账户的明细账。成本发生时记入分批成本单;产品完工时,成本转入产成品账户;产品销售时,成本又转入产品销售成本账户。通过领料单和工时卡可以辨认各批产品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但是制造费用包括各种不能直接归集到具体批次的成本,比如冷气费、设备折旧费与保险、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和间接水电费等的归集,而管理者希望了解包括制造费用在内的各批产品成本,要求会计人员按照成本分配标准的一定比率向各批产品分配制造费用。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