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第四章精讲(9)

来源:银行从业资格    发布时间:2012-02-05    银行从业资格视频    评论

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精华讲义

2.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社会对银行的资金需求极为旺盛,银行面临资金相对不足的极大压力。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同时避开金融监管的限制,各方银行变被动负债为积极性的主动负债,开始大量创新并使用金融工具,如大额存单、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来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进一步增加资产运用,刺激经济的发展。银行被动负债方式向主动负债方式的转变,导致了银行业的一场革命,但同时负债规模的扩大,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使银行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劣。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

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因定汇率制度向浮动汇率制度转变,汇率波动不断加大。始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加剧,利率的波动也开始变得更为剧烈。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式稳健有余而进取不足,单一的负债风险管理模式进取有余而稳健不足,两者均不能保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它突出强调了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风险的协调管理,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的结构和期限的共同调整、经营目标的互相代替以及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精华讲义

4.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的变窄、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使用,银行开始发现自己可以从事更多的风险中介工作,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期限转换中介,特别是金融自由化、全球化浪潮和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使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有了新的提升,人们对风险的认识更加深入,金融衍生品、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技术逐渐应用于银行的风险管理。随着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国际银行业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原则体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巴林银行倒闭、亚洲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事件都进一步昭示,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的,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因素交织作用而造成的。国际银行业的新变化促使风险管理朝着更科学和完善的方向发展。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出现了一个显着的变化,就是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4.3.3 全面风险管理

COSO委员会2004年正式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 Integrated Framework)。《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称:"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赢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以将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合理地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三个维度,第一维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是企业的各个层级。可以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蕴含的风险管理理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