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模拟试题7

来源:银行从业资格    发布时间:2012-02-05    银行从业资格视频    评论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银行从业资格课程, 全面的了解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 2011年银行从业资格相关资料 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11.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 )。

A.货币市场B.股票市场C.外汇市场

D.期货市场E.黄金市场

12.下列关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的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等

B. 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从1984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的

C. 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正式形成

D.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等证券产品为主体、场外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并存的资本市场

E.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已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以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13.下列既属于直接金融工具又属于长期金融工具的是( )。

A.企业债券B.银行债券C.股票

D.银行承兑汇票E.回购协议

14.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 )。

A.债权工具B.股权工具C.直接融资工具

D.混合工具E.长期金融工具

15.债券的构成要件是( )。

A.利率B.汇率C.面额

D.期限E.发行机构

16.与国债相比,公司债( )。

A.风险高B.收益高C.流动性高

D.没有国家信誉担保E.流动性低

17.下列属于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挑战的是( )。

A.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影响会不断加大

B.银行风险管理难度会加大

C.会放大银行的风险事件

D.会减少银行的资本来源及造成优质客户的流失

E.会造成银行体制结构的崩溃

18.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的构成要素包括( )。

A.流通中现金B.金融机构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C.金融机构库存现金D.国债

E.居民的储蓄存款

19.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通常所说的M0不包括( )。

A.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B.居民活期存款

C.居民定期存款D.居民金融资产投资

E.企业和居民的活期存款

20.下列关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论述正确的有( )。

A.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

B.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开始面向商业银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C. 当中央银行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可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卖出证券

D.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并非是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E.汇率政策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中确定适当的汇率水平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21.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增加

B.2004年开始,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C.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D.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E.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

22.下列属于再贷款的类别的有( )。

A.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B.为处置金融风险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C.解决固定资产不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D.为应对自然灾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E.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

23.再贴现政策主要包括( )。

A.调整再贴现率B.调整基础货币量

C.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

E.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

24.下面属于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后的影响的有( )。

A.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

B.会减少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和贴现

C.会使市场利率相应上升

D.会使整个社会的投资支出增加,使经济增速加快

E.会缩减市场货币供应量

25.某企业在市场中通过利率招标的方式发行某5年期债券,最后确定票面利率为4.3%,这个利率属于( )。

A.远期利率 B.实际利率 C.固定利率 D.长期利率E.市场利率

26.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

A.调整市场利率

B.调整中央基准利率

C.调整金融机构的法定存贷款利率

D.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E.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

编辑推荐

2011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网络课堂

2011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信息免费短信提醒

2011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教材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