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隐患的安全评价与安全文化建设

来源:安全评价师    发布时间:2013-04-07    安全评价师辅导视频    评论

 1.重大危险隐患安全评价的概念
    所谓危险隐患是事故发生的潜在环境、或潜在的事故致因根源、或潜在的事故发生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过程的流转,一旦时期成熟,这些潜在的环境、根源、条件就会在其特有时间、场所显现为造成人员伤亡、设备破坏、生产停顿的事故。
    重大危险隐患安全评价的作用在于不仅要检测、分析、判断出危险隐患在哪里?有多大的潜在危害(分级)?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危险隐患的“基质”,即通过对劳动对象、生产设备、生产工具、劳动产品、作业环境、工作过程、自然条件、安全文化和安全行为素养等的综合性评价;研究危险隐患的发生、发展和突变显现的条件、致因根源和过程,找到恰如其分的试验、改造(技改)、教育培训和管理等措施,来抑制、转化这些危险隐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危险隐患分级
    评价人员可以根据危险隐患潜在的危害能量、程度的大小,致因转化的紧急程度以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波及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程度、恢复生产时间长短等)综合进行量化分级。
    通过分级可以引起领导、职工的重视,强化整改、管理防范措施;可以列出先后次序,明确重点、要点和紧急点,有利于着手抑制和转化这些危险隐患的显现。
    根据国情和当前经济投人、安全文化素质的状况,将危险隐患分为以下5级:
    第1级:安全级—虽有隐患,但不会酿成事故;
    第2级:临界级—处于事故发生的边缘状态,动态分析认为,暂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的事故。但应予以排除和控制;
    第3级:危险级—极易触发事故,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损,应立即采取措施;
    第4级:破坏级—会发生灾难性事故;
    第5级:重大破坏级—会给当今社会造成不稳定的灾难性事故,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在5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以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难以治愈的灾难。
    3.危险隐患评价步骤
    按照对危险隐患评价的性质、作用和目的,笔者认为危险隐患的评价工作是一项技术性、科学性十分严谨的安全科技工作,它既区别于危险源预知活动(要深刻的多),也不同于过去我们所进行的综合性安全评价(应该强调实测量化的数据)。一般的评价步骤应为:
     1)调查了解本企业的生产历史,生产设备状况,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过去发生过的事故或预兆过的事故苗头。按照过去的经验和类似系统发生的事故情况,形成评价对象的完整的概况;
     2)编制安全检查表,查找危险隐患。应强调的是针对生产设备、作业环境动态地分析生产过程中应达到的安全参数、防护装置的配置和安全报替设施来编制安全检查表;
     3)进行危险性辨识,确定导致初始伤害的危险隐患。以检查表的结果为依据进行危险性辨识,应当确定出属于第2级(临界级)以上的危险隐患;
     4)检测、计算与评价。在诸多的危险隐患中,通过检测(包括测厚、探伤和工业卫生危害因素测定与分级);计算出各危险隐患的危害量级;进行综合安全评价,给出危险隐患级别;
     5)提出消除和控制第2级以上危险隐患的措施。当然首先要对于隐患危险级别较高者提出整改措施,其中包括“立即停车”的紧急建议;笔者认为,对于安全防护设施,特别是单回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应慎之又慎,应当研究并提出“一旦失控、失效”时的保护措施;

上一页12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