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指南

来源:安全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3-04-25    安全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环境保护部

2010年4月

  1.总则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是保证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是保障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本指南适用于灾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的选择、基础建设、规范处理、环境管理与应急处置等工作,同时可指导其他地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本指南技术路线见图1。

  2.饮用水水源地类型及选择

  2.1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类型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可以分为地表水水源地与地下水水源地两类,地表水水源地主要包括河流、湖库等类型,地下水水源地主要包括井水、泉水等类型。在地表水水源与地下水水源都极度匮乏的特殊情况下,可考虑收集降水作为水源。在选择、建立及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过程中,应按照救灾保障优先、统筹灾后重建的原则,选择合理、合适、有保障的饮用水水源地。

  2.1.1地表水水源地

  (1)河流

  江、河、溪流等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是农村地区最易获取的饮用水水源,其优点是取水简易且水量大;缺点是容易受地表污染影响。

  选择判断条件:是否被工业污染源或其废墟污染;是否有病毒细菌污染(人畜尸体污染);是否因地震产生重金属等有毒害物质污染;是否有人畜排泄物以及垃圾污染。

  (2)湖库

  湖泊水库等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的优点是水量充足、供水稳定且取水便利;缺点是可能水腐殖质含量较高,水库堤坝存在风险,且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此外,堰塞湖也可在应急情况下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其选择判断条件是:取水是否受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堤防是否存在安全风险。

  河流、湖库取水注意事项:在居民区河流、湖库上游设立新的取水口,应修建取水码头或跳板,将取水点设立在尽可能靠近河流、湖库中心的地方,如果取水点远离岸边,可使用浮漂方式将泵伸向河流中心地带取水。水边修导流渠和蓄水池,或者采用潜水泵并用塑料管向蓄水池引水。设岸边砂滤井或用砂滤缸近地混凝沉淀和消毒;在池塘多的地区可采用分塘用水。

  2.1.2地下水水源地

  (1)井水

  井水通常是优先采用的饮用水水源地,优点是靠近用水区,取水简易,水质稳定且不易被污染;缺点是易受余震影响毁坏,一旦污染难以恢复。

  选择判断条件:现有井是否被地表水污染,是否因地震或余震易毁坏等;新挖水井是否有充足的水量保障,地质情况是否稳定等。

  取水注意事项:水井应尽可能设在地下水污染源的上游,地势高处,周围20~30米内无厕所、粪坑、垃圾堆、畜圈、渗水坑及尸体掩埋等;要有井台、井栏和井盖;井底与井壁要确保水井的卫生防护;设公用取水桶;饮用浅井水需要进行水消毒。

  (2)泉水

  泉水,尤其是山泉水可以作为重要的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优点是水质好且不易受污染;缺点是供水量不稳定,有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地震出现的涌泉也可以考虑作为饮用水源地。判断标准除参考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是否存在放射性污染等问题。

  选择判断条件:水量是否有保障;是否因地质变动产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取水注意事项:在未受污染的泉水水源地附近建设集水池,修栅栏、起墙,在泉水旁设简易导流沟,避免雨水或污水携带大量污染物直接进入泉水。

  2.1.3其他应急水源地

  雨水等降水降落到地面,形成小型池塘或者沟渠可作为应急饮用水源。优点是水源获得较为直接容易,缺点是供水量不稳定、水质水量均难以保证及控制。

  雨水收集应修建专门的收集池,并在收集池附近修建简单的沉淀、净化处理设施。收集池周围修置排水沟,防止地面径流污染水源。

  2.2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分析震后人口聚集区分布与饮用水需求情况,根据人口聚集区附近的水资源分布,调查原有水源地的损坏情况,调查可作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基本状况。

  主要调查信息包括人口聚集区的名称、人口数量和饮用水需求量,现有或可选择的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取运水情况、水质情况、周边环境状况和地震影响情况等方面内容。

  2.3饮用水水源地的筛选

  2.3.1现有饮用水水源地的筛选

  在现有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取水便捷安全等条件,判断现有水源地是否可以继续使用。震后原有水源可能受污染,要采用经验判断、仪器分析等方法进行检验后方可确定。现有水源地使用要加强卫生防护,做好卫生清理与消毒工作,安排专人看管维护,防止人为破坏。

  2.3.2应急水源地的建设

  在人口聚集区附近现有水源地不安全的情况下,可考虑应急水源地满足用水需求。在应急水源选择时,除现场的环境卫生调查外,水源水质检测是必须的。在灾害的特殊条件下,可采用经验判断、仪器分析(可采用便携式检验设备)等方法快速检测。应急水源地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按照饮用水质的安全性,一般的顺序是:井水、泉水、河流、水库、湖泊。按照饮用水量的充足性,一般的顺序是水库、湖泊、河流、井水、泉水。按照输送水的便捷性,一般的顺序是井水、河流、泉水、水库、湖泊。

  2.3.3备用水源地选择

上一页1234下一页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