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辅导: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来源:安全工程师    发布时间:2013-04-24    安全工程师辅导视频    评论

第三节 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一、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于存在形态
  (一)来源。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160-170℃时,可分解产生氯化氢。
  (二)毒物形态。
  3、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
  4、烟,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5、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在0.1-10μm。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雾等微粒,统称为气溶胶。
  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其危害情况有一下几种:
  1、可燃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的10%;
  2、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大于等于爆炸下限的30%;
  3、空气中的氧气含量<18%或>22%;
  4、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这也接触限制;
  5、其他任何超标的环境条件。
  二、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无毒低毒代替有毒高毒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如下:
  (一)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该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采用该系统注意一下两点:
  1、整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防爆问题;
  2、正确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方法,防止二次污染,防止环境污染。
  (二)局部排气罩
  就地密闭,就地排出,就地净化,排气罩就是实施毒源控制,防止毒物扩散的具体技术装置。分3种:
  密闭罩、开口罩、通风橱
  (三)排出气体的净化
  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虑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确定净化方案的原则是: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1、洗涤法也称吸收法。是通过适当比例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适于净化CO、SO2、NO、HF等
  2、吸附法。利用多孔固体吸附,适于苯、醇、酯、酮类,吸附效率90-95%。
  3、袋虑法。是一种高效净化方法,主要适于工业气体的除尘净化,如金属氧化物(Fe2O3等)的烟气净化。
  4、静电法。分湿式工艺和干式工艺。
  5、燃烧法。燃烧法适用于有害气体中含有可燃成分的条件。
  (四)个体防护。属作业场所的防护用品有防腐服装、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三、密闭空间作业管理。有两种形式:无需准入密闭空间和需要准入密闭空间。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

视频学习

我考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我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我考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考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考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最近更新

社区交流

考试问答